青岛 2025 智慧城市建设:青岛岗亭如何助力社区安防升级

32 [list:date style=Y-m-d]

在青岛推进 2025 年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中,智能岗亭作为社区安防升级的关键载体,正通过技术融合与场景创新,成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支撑。根据《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 年工作要点》,青岛将打造宜居、韧性、智慧城市作为核心目标,而智能岗亭的应用正是这一目标的具体落地。例如,青岛高新区 “珊瑚湾” 智慧安防社区通过部署智能岗亭,整合人脸识别、高空抛物监测等设备,实现了社区人员、车辆、设备的全要素管理,有效提升了安防精准度。这种 “青岛岗亭” 的创新实践,为社区安防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

青岛岗亭

智能岗亭的技术赋能主要体现在多维度的安防能力提升。一方面,通过物联网与 AI 算法的结合,岗亭可实时监测社区动态。以上臧社区为例,其智能岗亭搭载的人脸识别系统不仅实现居民 “刷脸” 通行,还能自动识别外来人员,联动公安系统预警可疑行为,使社区盗窃案件显著下降。另一方面,智能岗亭集成了视频监控、烟感报警等设备,构建起 “全域感知 — 智能分析 — 高效处置” 的管理闭环。崂山区通过空天地一体化感知体系,将智能岗亭与无人机、卫星监测数据融合,实现对社区环境的全天候无死角监控,进一步强化了安防韧性。这些技术应用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,更通过数据联动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。

青岛岗亭

从实际成效看,青岛岗亭的智能化升级正在重塑社区安防模式。在黄岛区的智慧安防社区中,智能岗亭与 “智安社区大数据平台” 深度协同,通过分析人员出入规律、车辆停留时长等数据,精准识别潜在风险,使盗窃类案件持续下降。同时,智能岗亭的便民功能也间接提升了安防效率,例如集成快递暂存、紧急呼叫等服务,减少了外来人员频繁出入社区的管理压力。随着崂山区全域数字孪生平台的建设,未来青岛岗亭还将与城市级数据中枢对接,实现安防资源的动态调配,为社区安防注入更强的智慧动能。这种 “技术 + 服务” 的双轮驱动,正让青岛岗亭成为智慧城市建设中 “能感知、会思考、有温度” 的基层治理节点。